跳到主要內容 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壹、前言

  面對全球化及國際化浪潮,行政院國發會於2021年提出「2030雙語政策整體推動方案」,期望在人才培育與打造優質就業機會方面能達到「培育臺灣人才接軌國際」及「呼應國際企業來臺深耕,讓臺灣產業連結全球,打造優質就業機會」之二大願景。為達成二大願景,行政院各部會與地方政府主要聚焦於加速推動高等教育雙語化、均衡完善高中以下教育階段雙語化條件、數位學習、英檢量能擴充、提升公務人員英語力及成立行政法人專責推動等六項主軸,研擬相關配套措施,協力合作實施。其中,在加速推動高等教育雙語化方面,近年積極推動雙語教學,鼓勵大專校院開設EMI課程,即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對一般民眾而言,談到雙語教育的第一印象就是母語及英語,以臺灣為例,即國語和英語。對此,筆者認為此種說法與雙語教育的意涵不盡相同。所謂雙語教育,從字面意義來說,係指融合兩種語言的課程與教學。依此類推,兩種語言以上的教育即為多語教育。一般在雙語教育中會採用英語作為母語之外的第一選擇,乃因英語是目前全球多數國家通用的共同語言。因此,許多國家會採用母語和英語作為施行雙語政策的主軸方向。有鑑於此,筆者試圖從各國推行雙語教育的概況來瞭解雙語教育的需求性、迷思概念與優勢及具體實施方式。

貳、為何要推行雙語教育

  誠如前言所述,由於當今全球社會進步迅速,加上科技工具日新月異,全球化與國際化的浪潮推動各國意識到應鼓勵國民具備第二外語,甚至是第三外語的溝通表達能力,才能強化國家與個人的競爭力。以美國為例,由於該國地域廣闊,族群眾多,因此,對教師而言,課堂上可能充斥許多以不同語言為母語的學生。換言之,並非所有學生都精通英語。因此,美國雙語教育主要目標是向英語不精通的學生教授英語,同時用母語建立他們的素養(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a)。此外,新加坡也同樣因其地理位置因素,其人口組成同樣具有多元族群的特性。因此新加坡政府推行雙語政策的初衷,是以該國多元根源為基礎,結合各項優勢,為年輕國家塑造具前瞻性的共同身分(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2021)。相較於地理或多元族群因素下,以觀光作為主要收入的泰國政府則是基於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等考量,積極推動各項英、外語學習政策(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綜上所述,不論是何種因素而推動各國實施雙語教育政策,提升國民競爭力,理解多元文化與開展素養能力等可說是各國期望達成的目標與願景。

參、雙語教育的迷思概念與優勢

一、雙語學習的迷思與誤解

  近來因各大專校院廣設全英語授課課程,引發一連串相關輿論與爭議,像是擔心學生的本土語言能力會弱化、造成獨尊英語的學習現象、語言能力與學科能力無法兼顧等問題。事實上,許多相關國際研究報告已證實,在豐富的雙語課程環境下,恰恰有助於學習者學習新語言以及提升主流語言的讀寫能力(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2022)。

  澳洲語言教育學者Ruth Fielding博士在維多利亞州現代語言教師協會的一份文件中,整理出四個一般人對於雙語學習可能產生的誤解或迷思概念:(一)額外的語言學習不適合已經會雙語的學習者。(二)額外的語言學習讓學習者更加處於劣勢。(三)雙語課程的學習者在識字與算術標準化評量中的表現不佳。(四)雙語課程僅對聰明的學習者有益處(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2022)。除指出上述四點常見迷思概念外,該文件亦同時針對這些迷思概念進行澄清。例如,已經會一種非學校主流語言的學生實際上可受益於參加豐富的雙語課程,在多種語言的學習環境,其讀寫能力表現同樣優異。同時,從澳洲三年級及五年級學生在澳洲識字與算術標準化評量(NAPLAN)的表現中可看到,三年級及五年級的雙語學習者的表現同樣優異,特別是五年級的雙語學習者的平均成績更是高於同年級的非雙語學習者。從這些研究資料中可以看出,教育政策的實施固然需要小心謹慎,亦步亦趨。然而我們也應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放手讓他們去嘗試與學習,否則恐落入什麼都要教,不教擔心孩子沒能力學習的舊有思維。

二、雙語學習的優勢

  根據蒙納許大學與維多利亞州現代語言教師協會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豐富的雙語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整體讀寫能力、不減損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可使所有學習者受益(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2022)。美國堪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測試單字檢索、語言技能和記憶中儲存訊息能力等三項關鍵的認知功能及其在學習寫作中的功用。研究結果顯示,缺乏雙語教育對英語學習者的寫作能力有負面影響(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2022)。由於雙語課程是教導英語學習者的有效方式,也是為母語是英語的人提供助益。因此,美國近年來積極推動雙語沉浸式課程,其優勢在於:(一)雙語教學對大腦有助益。(二)學習一門語言對幼兒來說更容易。(三)英語學習者在保持母語的同時取得成功。(四)學生建立強大的社會連結和文化意識(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b)。

  從上述各方論點不難看出,雙語教育的實施固然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最為適宜,但對已經步入青春期或是大學生而言,接觸雙語教育的洗禮和薰陶,未嘗不見得會造成負面效果。例如在雙語沉浸式課程中,通常會由兩種以上語言的母語人士均勻組成,因此來自這兩個群體的學生在學習另一種語言時會互相說明。在這種共助學習的氛圍下,能使學生建立密切聯繫與培養強烈的文化意識,學習交流與包容不同的多元文化(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b)。

肆、各國推動雙語教育的具體作法

一、美國

  美國主要是以雙語沉浸式課程作為實施雙語教育的方向。所謂雙語沉浸式課程是利用幼兒的語言習得傾向來促進雙語能力——熟練地用兩種語言聽、說、讀、寫的能力。通常是由母語為英語的人和目標語言的母語人士各一半混合組成。這種學生組合能提供學生相互學習與說明的學習機會。在課程實施上,以90/10模式和50/50模式特別受歡迎。90/10模式係指90%的教學在第一年是以目標語言進行,其餘10%是以英語授課。隨著每個學年,英語教學和目標語言教學的比例會逐漸調整,直到教學為50/50模式。50/50模式顧名思義,即表示整個課程的一半是英語,一半是目標語言(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美國加州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雙語沉浸式課程,至今為止,已有超過800個雙語沉浸式課程在學校開設。同時,加州政府於2012年起,開始頒發雙語徽章(seals of biliteracy)給精通兩種語言的高中畢業生。此外,加州政府在2016年通過第58號提案,廢除學校教學僅限使用英語的規定。若同一年級有20名以上家長或全校有30名以上家長申請雙語課程,則學校須於期限內設立至少一個雙語課程(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22)。

二、歐盟

  歐盟教育、文化、多語言及青年委員會發言人Dennis Abbott於2014年表示「學習外語將促進歐洲的多元化、社會融合、及不同文化間的對話。除此之外,在全球化的世界裡,語言是社會流動及就業的重要資產,特別對年輕人而言」(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2014)。雖然歐盟對各國的教育方針或語言政策並無強制力,但在2007年至2013年間,歐盟執委會仍每年投入五或七千萬歐元於語言學習計畫。

三、德國

  德國自2005學年度起將外語列為小學的必修課程。在靠近邊境的地區也有部分小學開設學習鄰國語言的課程,例如德國西南部與法國接壤的薩爾邦(Saarland)就有開設法語課程。此外,在巴伐利亞邦的奧格斯堡市St. Anna小學自2007年起在每個年級的其中一班採用全英語授課,這些來自雙語班級的學生能輕鬆使用英語作為自然交談的語言。小學聯合會主席Maresi Lassek女士則呼籲:國小英語課程內容必須取材自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同時,英語教育能否成功,教師在語言與教學上的專業能力亦是一項關鍵影響因素(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

四、荷蘭

  根據荷蘭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7至2018學年間,已有119所荷蘭中學提供雙語教育,參與學生達36,254名,涵蓋預備進入綜合大學、專業大學及職業中學的學生。荷蘭中學雙語教育始於1989年,規定至少有一半課程必須是以英語授課,其教育目標為精通第二語言及具備國際視野。全荷雙語教育網絡協會主席史邁恩指出,具備英語能力越發重要,不僅在學術研究,也已擴及貿易、旅遊、工商業、醫療級旅館等領域。因此須致力於如何在職業學校提供更好的雙語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學習各項軟技能(soft skills)(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2018)。

五、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教育部在2016年於300所國民學校落實雙語課程計畫(Dual Language Programme, DLP)。學校可以用雙語(即馬來文或英文)在科學、數學、資訊及工藝等科目實施教學。檳城教育局局長沙阿里奧斯曼提到,學校要參與DLP計畫,必須符合四項條件:(一)擁有充足的資源與足夠的師資教授數學、科學及科技科目。(二)教師精通馬來語及英語。(三)計畫之實施必須獲得家長的同意。(四)馬來語的平均水平高(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2017)。

伍、小結

  面對全球化趨勢,各國對於雙語教育的施行及相關配套措施均積極推動且不遺餘力。反觀國內在推動2030雙語政策整體推動方案,期許達到「培育臺灣人才接軌國際」及「呼應國際企業來臺深耕,讓臺灣產業連結全球,打造優質就業機會」的二大願景中,我們在推行六大主軸項目的過程中,是否貼近各國在施行雙語政策的趨勢與作法呢?各國在推動雙語教育的具體作法是否有值得仿效之處以及是否有助於解決社會大眾對於雙語教育的疑義呢?對於雙語教育的推行,就現階段而言,臺灣似乎仍有一段漫長的路需要努力前行。

 

參考文獻

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a)。美國雙語教育之需求性分析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b)。美國雙語沉浸式課程的4大優勢探討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泰國學校外語推動政策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2017)。雙語課程計畫 DLP (Dual Language Programme)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2021)。新加坡政府鼓勵國人兼重母語和英語 掌握雙語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德國實施小學英語必修課程十年成果概況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2014)。歐盟的多元外語教育政策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2022)。關於雙語學習的四個常見的誤解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22)。雙語教育在加州各地正蓬勃發展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附加檔案

  1.  從各國雙語教育實施概況所帶來的啟思.pdf(另開新視窗)
圖片來源:Pixta
為了更好的觀看體驗,請將裝置直立瀏覽